2007年9月14日 星期五

他山之石解華航夢魘 (三)

整頓績效不彰,連年虧損的馬航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project。在Jala之前,馬來西亞政府已經嘗試多位航空和管理專家來把脈急診,但都不見成效。Jala於2005年12月1日接下CEO職務,並在到任9個月交出令人振奮的成績,讓馬航在2006年Q3(第三季)首度出現多年難得一見的好成績,盈餘馬幣2億4千萬(RM240 million),接著2006年Q4(RM121 million)、2007年Q1(RM133 million)、Q2(RM113nillion)連三季也都獲利,即便2007年Q1的收益也超過2007年的年度目標(RM50 million)二倍多,引起同業、市場觀察家的刮目相看。分析馬航轉虧為盈的成功經驗,可歸納如下要點:

  • 釐清問題癥結 執行改革重點
    藉助過去在皇家荷蘭殼牌石油公司的重整經驗,Jala從人員訪談、公司簡報和資料報表很快診斷出馬航的病根。以「止血、獲利」為策略性目標,很快的向董事會提出為期三年的「Business Turnaround Plan – The MSA Way,BTP」,切實執行下列5大變革重點:
    1. 贏得顧客的認同。( Flying to win customers.)
    2. 卓越優質的營運。(Mastering operational excellence.)
    3. 財務自主。(Financing and aligning our business on P&L.)
    4. 發揮才智與能力。(Unleashing talents and capabilities.)
    5. 擴展同盟。(Winning coalitions.)
    預計:將虧損規模從2005年的 RM1.7 billion縮減到 2006年的RM620 million;2007年獲利RM50 million;2008年獲利RM500 milliom。

  • 設定議題 跨越部門 參與變革
    結合公司內部各領域的主管、技師和職工及外部的專家、顧問群,組成多個跨部門功能團隊「實驗室(laboratories)」。針對BTP所列五大重點,就如何有效的提升營運績效,增加公司獲利,集思廣益,腦力激盪,提出「營收/獲利(revenue/yields)、飛航網路(network)、生產力(productivity)和成本(cost)」等四大工作重點,並列出一系列具體可行的行動方案。

  • 落實行動方案 累積變革能量
    其中一個團隊針對每一機位每公里營收(RASK, Revenue per Available Seat Kilometer )指標,就既有的價格(price)、銷售與分銷(sales &distribution)、飛航網路(network)、排程(schedules)、機隊(fleet)與場站成本(station cost)等固定參數深入研究後,提出諸如:經政府許可,退出獲利不佳、低服務要求的6條國內航線,轉移給新成立、低成本的Firefly子公司經營;增加每公里每位乘客的收益,嚴格執行托運行李重量管制,加收超重行李托運費;精確的區分客層,不再無節制的提供票價折扣。其結果在運量小幅衰退的情況下,RASK從2005年到2006年成長17%,營收增長9億7千3百萬馬幣(RM973 million)。



Firefly航空logo揭幕大會,圖片右邊第一位為Jala。圖片來源:Firefly Airlines


  • 專案管理 推動變革
    每一行動方案皆訂定明確的工作進程與目標,以專案管理的方法,把對的人安置在對的位置,讓他們在適當的時間點為BTP作出積極的貢獻。時時檢討工作成果、調整進程目標,不斷改進,止於至善。

  • 分享成果 激勵士氣 驗收績效
    定期的管理會議,每位專案負責人提出成果報告,分享對BTP 與損益(P&L)的貢獻。激勵士氣,表彰績效卓著的同仁,創造成功在望的氛圍。同時讓心存疑慮、被動因應的旁觀者,能見賢思齊,積極投入重整行列。

馬航在油價不斷高漲的不利環境之下,仍然能夠轉虧為盈,交出亮麗的業績,其成功關鍵在於高層主管的領導力,深入瞭解問題的根源,面對迫在眉睫的危機意識,並善用組織團隊,提出有效的對策,讓每位職員都能投入重整計畫作出貢獻。他山之石,可以攻錯;有志者事竟成,相信華航今後也能借鏡改革,應可做得更好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