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

緬懷經濟哲人趙耀東


作者:沈乃山


大家敬愛的中鋼創辦人趙耀東先生於去年8月20日與世長辭,享年93歲。




前經濟部長趙耀東先生

圖片來源:財經網


提起鐵頭趙耀東有說不完的故事,寫不勝寫的真人事跡,歷歷如繪令人懷念感動。出身江蘇財金之家,深受美國MIT機械工程教育的趙先生,於1968年由峯層延攬奉命回台擔任中鋼籌備主任,在財力、物力、人才皆缺乏的情況之下,他腁手胝足,披荊斬棘,蓽路藍縷,歷經艱難,在高雄工地打下45萬支鋼樁,也奠定了台灣第一家公營事業企業化的基礎。


建廠之初歐美知名的顧問公司(Arthur G. McKee Co.,與美國鋼鐵公司)的可行性分析報告,一致結論認為中鋼建廠不可行(not justified)根本不值得投資,但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經國先生,在聽完趙耀東的簡報後睿智裁示加速建廠,並授予人事、財務、採購自主權,趙誓言辦不成鋼廠提頭來見,他的毅力與願景果然成真。中鋼的成功是台灣產業企業化的典範。他日後擔任經濟部長等公職,為國為民的作風,為台灣經濟史開創了新的里程碑。


1998年筆者在上海榮任趙先生的私人接待並陪同會見汪道涵先生,他當時隨一個包括高希均教授等在內的訪問團來滬,第一天晚餐後送他回房,約好第二天早上6:30在賓館大廳見面,我如約早5分鐘到,他早20分鐘就下來等我,此後約見我都提早30分鐘到場,不讓他老人家久候。回台北第二天他就以傳真毛筆親書謝函,成為我緬懷哲人永久珍藏的墨寶。


晚餐後他總是一杯清茶或咖啡侃侃而談,講起故事目光炯炯有神,面無倦容;筆者洗耳恭聽,如沐春風,永生難忘。以下是他的現身說法:想當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向全球招募建廠人才,趙氏以最高薪入選,得到李總理賞識,再推薦給蔣氏父子。中鋼建廠之初,幾乎無中生有,與外商談判簽約策略智謀的運用等過程精彩萬分。他求賢若渴,為聘請財務顧問陳世昌,兩位六旬老人互跪15分鐘。


他一直堅持企業化經營,發揮產業精神,團隊精神,求新精神與踏實精神,提倡以制度取代人治,建立鋼鐵紀律,賞罰分明,以「多做不錯,少作多錯,不做全錯」的工作倫理,顛覆傳統「多作多錯,少做少錯,不做不錯」次文化的陋習。他又說台灣欠缺真正的企業家,建議與王永慶放下手邊工作,一齊到瑞士度假,一個月內不可給台北打電話,考驗管理制度是否健全,經營之神不敢認同。他主張建大汽車廠並與豐田談判到成熟階段,可惜功敗垂成;趙氏像貌威而不怒,氣度恢弘,做事好像推土機,可謂轟轟烈烈的時代巨人。他謙遜地說:「做得很辛苦但不痛苦」。他鼓勵年輕後輩研究出書,特請王昭明先生為筆者著作題字寫詞。如今趙伯伯離開人間,我們都忘不了您說的「多一分經濟,少一分政治」這句遺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