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8月27日 星期三

品牌之戰 血流成河

作者:沈乃山

最近兩家百貨公司相繼熄燈停業,前者是一度引領風尚23年的中興百貨,1985年曾創下連續4年賣場單位面積營銷績效最高的紀錄。後者是與統一集團合資的英國瑪莎百貨(MARKS & SPENCER),才開業一年多就此歇業,誠屬可惜。一葉知秋,台灣的零售業生態丕變,便利店、超商、大賣場和百貨公司等,佈店密度全球第一。

以往製造商擁有知名品牌(manufacture brands),得以呼喚雨,所向披靡。自70年代迄今通路商已蛻變成龐然大物,綿密的市場佈局,無孔不入的零售據點,發揮出史無前例的影響力,如Walmart、Costco、7-11、Carrefour、Metro、Aldi、AEON、DELL等,競相崛起自創通路品牌(channel brands),亦稱retailer brands、store brands或private label。以天天低價為號召,吸引消費者採購。尤其是科技含量不高,商品差異性相似與快速而大量流動的日常民生必需品(necessities,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)。

品牌之戰已進入短兵相接的肉搏巷戰(street fighting)期,昔日巷口陰暗混亂的雜貨店(corner drugstore),上海人稱之為烟紙店或夫妻老婆店,如今都已變成明亮有序的連鎖便利商店。大型零售集團挾其雄厚的資金,運用IT配送系統(POS、ECR等),幾乎完全掌控販售的物流供應鏈,賣場單位面積的銷售績效,決定商品品項的供需(supply and demand),製造業不得不低聲下氣,看它的臉色配合供貨,敢怒而不敢言。賣場就是殺戮戰場,貨架上的品牌互相廝殺(to engage in a bloody battle),你死我活,血流成河。際此關鍵形勢,通路商有機可乘,順勢發展自有品牌(own brands),通路品牌來者不善,越做越大,此消彼長的品牌生態環境丕變。本是同根生的製造商品牌與替通路商代工的品牌,可能是同一家工廠生產的商品,卻在同一個貨架上拼得你死我活。

既競爭又合作(compete and corporate)的時代來臨,後來居上的通路品牌不可單憑低價取勝,需策略性地構思符合顧客採購習性的商品組合和營運模式,有效提升賣場的服務水準和質量保證和購物環境,不必對製造商品牌趕盡殺絕。

製造產業則須更加用心經營品牌,不斷研發創新產品,以獨特的價值主張(value proposition)與通路品牌一爭高下。在整體經營策略方面,應平衡自我品牌和代工品牌之間的協同共生,務使兩者並行不悖,如P&G與Walmart合作無間,相得益彰,成為佳例。深入瞭解顧客的期待、需求和要求,直接訴求博取消費者的信心與忠誠,加強與通路商議價的力度(bargain power)。

2008年8月21日 星期四

品牌總體經營的思維 (六)

8. 品牌通路 殺戮戰場
以往製造商擁有知名品牌(manufacture brands),得以呼喚雨,所向披靡。自70年代迄今通路商已蛻變成龐然大物,綿密的市場佈局,無孔不入的零售據點,發揮出史無前例的影響力,如Walmart、Costco、7-11、Carrefour、Metro、Aldi、AEON、DELL等,競相崛起自創通路品牌(channel brands),亦稱retailer brands、store brands或private label。以天天低價為號召,吸引消費者採購。尤其是科技含量不高,商品差異性相似與快速而大量流動的日常民生必需品(necessities,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)。

如今巷口的雜貨店(corner drugstore)都已變成連鎖便利商店,大型零售集團以其雄厚的資金,運用IT配送系統(POS、ECR等),幾乎完全掌控販售的物流供應鏈,賣場單位面積的銷售績效,決定商品品項的供需(supply and demand),製造業不得不低聲下氣,看它的臉色配合供貨,敢怒而不敢言。賣場就是殺戮戰場,貨架上的品牌互相廝殺(to engage in a bloody battle),你死我活,血流成河。際此關鍵形勢,通路商有機可乘,順勢發展自有品牌(own brands),通路品牌來者不善,越做越大,此消彼長的品牌生態環境丕變。本是同根生的製造商品牌與替通路商代工的品牌,可能是同一家工廠生產的商品,卻在同一個貨架上拼得你死我活。

既競爭又合作(compete and corporate)的時代來臨,後來居上的通路品牌不可單憑低價取勝,需策略性地構思符合顧客採購習性的商品組合和營運模式,有效提升賣場的服務水準和質量保證,不必對製造商品牌趕盡殺絕。

製造產業則須更加用心經營品牌,不斷研發創新產品,以獨特的價值主張(value proposition)與通路品牌一爭高下。在整體經營策略方面,應平衡自我品牌和代工品牌之間的協同共生,務使兩者並行不悖,如P&G與Walmart合作無間成為佳例。深入瞭解顧客的期待、需求和要求,直接訴求博取消費者的信心與忠誠,加強與通路商議價的力度(bargain power)。

2008年8月19日 星期二

品牌總體經營的思維 (五)

作者:沈乃山

7. 人才培訓 刻不容緩
海峽兩岸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,造就出眾多的大企業、大老闆(tycoon),但是真正的品牌企業家依舊難產,由此可知人才培育的迫切性。二戰(WWII)之後,日本與韓國也有同樣的問題,他們的解決之道是以夷制夷,重金禮聘洋將洋兵,賦予重任(empowerment),假以時日,SONY、LEXUS;SAMSUNG、LG、HYUNDAI等馳名國際的品牌果然脫穎而出(outscore rival teams),策略奏效,執行有力,品牌增值,收穫豐厚。

品牌經營的學問(knowledge)並非是高深的科學(rocket science),祇要擬定具體可行的策略,塑造卓越的企業文化,善用行銷訣竅等,既有的知識就可以達到目標,完成任務。但傑出的人才可遇不可求,若要組成戰無不勝,攻無不克的品牌團隊,絕非一蹴可及(to succeed in doing something in first step)。

華人企業最缺乏的是資深的品牌經營專業經理(CBO)、適任的人才培訓師資與實用的現代化教材;尤其是牽涉到哲學、心理學、人類學、社會學、倫理學、文化學(culturology)、寫作文學、品牌設計學、品牌經濟學、商品學(science of merchandise,德文:warenkunde)等培訓企劃(training program)中的必修課程。眼前急需的是能規劃策略、設計方案、教練實務、改善流程、控制質量、解決問題的專家;此處所謂真正的專家是真才實學的(truly learned)專業達人,一出手如同神槍手一般,一擊中的,而且百發百中,任何疑難雜症,迎刃而解,馬到成功。營銷大師Philip Kotler說:行銷的主旨是有關假設(assumption)、概念、技術、工具及應用系統,藉以為企業制定具體可行的決策系統。

2008年8月14日 星期四

品牌總體經營的思維 (四)

作者:沈乃山

5. 良性循環 創造財富
企業整體的團隊組織和營運流程,相當於一連串與顧客密切相關的加值鏈(concatenation),旨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,及潛意識裡的欲望。品牌行銷所費不貲(expensive),如對市場實況和顧客的好惡瞭解不清,未能適時投其所好(to cater to customer’s pleasure),缺乏有效的溝通,則花費再多的金錢,仍是得不償失的。削價傾銷,惡性競爭都是損人不利己的措施;品牌的投資回報及營銷溢價均高,若能積極提升商品的附加價值,促使消費者爭相採購,形成良性循環(virtuous circle)的局面,不斷創出新的品牌資產價值(brand equity),累積財富(worth),企業才能成長繁榮。

6. 品牌盛衰 起伏不定
市場型態無時無刻不在變動(changing market),品牌排名席次(the order of ranking)每秒鐘都在重新洗牌(shuffle),有如時鐘一般永不停擺(the pendulum never stands still),品牌在貨架上的擂台賽程沒有終點。企業家必須以敏銳的知覺審查時好時壞(getting better or worse)的搏鬥實況,調整戰略與戰術,攻退有據,步步為營;保持品牌領先的優勢(advantage)就是最強大的武裝(a most strong weapon),其次是確知如何進入利基市場(niche market),掌控趨勢的動脉,鎖定目標顧客群,維繫品牌的領導權。

美國人認為世界上三件最困難的事是:當選美國總統,中得樂透首獎與深烙於全球40多億消費者心中的可口可樂品牌;Coke是老少咸宜的品牌(the brand is suitiable for neither the old nor the young)。企業的資源有限,在競爭優勢方面並非樣樣皆強,通常設定的行銷策略,是專注於(focus on)一項重點,一個目標市場,一種品牌特色的產品系列。

2008年8月12日 星期二

品牌總體經營的思維 (三)

作者:沈乃山

3. 先見之明 洞悉真偽

隨著媒體事業的蓬勃發展,官大學問大的名嘴風氣盛行,人人都會唸幾句品牌經,百花齊放,百家爭鳴;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(paradox);八股八卦,真偽相錯,魚目混珠;經濟學家的知名度不如股市名嘴;禿鷹翱翔,俯瞰獵物;江湖招式的品牌大師憑著三吋不爛之舌,走遍天下,始終變不出一個傑出的國際品牌。企業家要有辨識真偽的慧眼,篩選優劣,去腐存菁;認清目的地(destination)和正確的途徑;禮賢下士,相信專業(expertise);避免緣木求魚(don’t climb a tree to look for fish),揠苗助長。不看後視境,備妥望遠鏡(Bill Gates說:我只向前看,不往回看。);任重道遠,擔當責任;以先見之明(advance thinking)的遠見,悉心塑造深入人心的品牌。

4. 品牌信仰 銷售希望
品牌是買賣雙方共同的信仰(belief),但有時顧客好像是獨裁的君王(dictatorial king),片面決定品牌生殺予奪(to spare, kill, give, and take at will)的命運(fate)。當你想要擁有強勢的品牌(powerful brands)時,務必設法在消費者心目之中佔有一席之地(positioning),全心全力(heart and soul)謀求顧客心靈的感動(to do customer’s heart good),牢牢抓住顧客的癖好(hobby),直到獲得愛顧者的效忠(loyalty)。可口可樂賣的不僅是糖水,而是品牌,故Coke前CEO,Roberto Goizueta有感而言:我們賣的不是功能,而是形象;We don’t know how to sell products based on performance. Everything we sell, we sell on image.露華濃(Revlon)化妝品創辦人Charles Revson說:我們製造化妝品,卻在市場上銷售希望(sell hope)。奢侈精品有如夢幻般的化身,它總是能蠱惑人心,以高貴的售價征服富人的欲求。

2008年8月7日 星期四

品牌總體經營的思維 (二)

作者:沈乃山

針對上述種種負面的品牌經營缺失,再提出正面的策略思考(strategic thinking)重點,依據事實,收集資訊,研判分析,慎選方向,規劃行動,掌控全局,前瞻未來,總體的思維與對策如下:

1. 品牌行銷 兌現承諾
市場演化瞬息萬變,品牌經營(brand stewardship)則是多彩多藝(versatile)的創新工程(imagineering),企業的每一個部門都是為品牌行銷而存在的,每一位職工都是(內部)顧客。品牌是資產負債表(balance sheet)上的重要資產,卓越的品牌總是為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營收(revenue),稱職的CEO應意識到他就是品牌的最高執行長;在適當的時機,擬定具體可行的策略,為顧客兌現所有的承諾;大型的集團企業(conglomerate)如不再貫徹創業時的品牌精神,過度關注(to overdo)股價的起落,急功近利,盲目擴充規模,一旦財力與執行力不繼時,瑕不掩瑜,終將曝露出致命的弱點(Achilles’ heel)。

2. 品牌競爭 優勝劣敗
無論新品牌或老品牌,均係維繫企業生存(survive)的準則,特別是在轉型(transition)期,理應格外謹慎小心地處置經營團隊的重新組合(restructure)與改弦更張的替換(replacement)策略。兢兢業業地配合新的市場環境,緊緊掌握未來的趨勢(seize a trend)詳為佈局(deployment),不可掉以輕心。通過總體企業組織的培訓,籌建有效的行動團隊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,品牌具有顛覆性(subversion),它永遠與競爭對手相互交鋒(interaction),出生入死(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, risk one’s life),優勝劣敗,切忌存有僥倖(fluke)的心態。

2008年8月5日 星期二

品牌總體經營的思維 (一)

作者:沈乃山

台灣海峽兩岸龐大的品牌消費人口,吸引全球名牌企業競相進駐此一競爭白熱化的市場,促使華人世界經濟發展加速邁進品牌掛帥(leading)的時代,看起來欣欣向榮,方興未艾。但全球市場百大品牌(Top 100)排行榜中,華人品牌總是缺席。茲將其中的原因,缺失與總體的(whole)對策重點論述於下:

1. 有大企業,沒有大品牌企業家,OEM或寡占性的國營企業,規模愈做愈大,但領導人缺乏品牌經營的概念(concepts)。
2. 慣於根深蒂固的陋習,欠缺改革升級的決心與歷練,疏於專業的團隊培訓與嚮導。
3. 隨波逐流,盲從跟隨;附和人云亦云的論說,名嘴、名流、高官達人非專業(unprofessional)的八股言論與八卦著作,以訛傳訛,誤導視聽,促使模仿者一知半解地學習操作;表面形塑,做做停停,徒勞無功。
4. 領導層偏離堅定不移的品牌信仰,決策猶疑不決,模棱兩可,蹉跎延遲,商機消失。
5. 組織鬆散,紀律不彰;部門應有的功能難以發揮,跨部門的分工,各自為政,奢望協調合作。
6. 因循苟且,得過且過;落伍守舊,抗拒改革;業務衰退,品牌貶值。
7. 負面思考,消極悲觀;自我矮化,士氣頹廢;人力、財力、物力不足,感染集體無力感。
8. 誤認做廣告促銷、招牌、包裝就是在做品牌。
9. 只有失敗的先例,沒有成功的範例。
10. 找不到正統(orthodox)有效的培訓機構,缺少師資和實用的教材,藉以彌補學院式教育的漏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