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沈乃山
以往製造商擁有知名品牌(manufacture brands),得以呼喚雨,所向披靡。自70年代迄今通路商已蛻變成龐然大物,綿密的市場佈局,無孔不入的零售據點,發揮出史無前例的影響力,如Walmart、Costco、7-11、Carrefour、Metro、Aldi、AEON、DELL等,競相崛起自創通路品牌(channel brands),亦稱retailer brands、store brands或private label。以天天低價為號召,吸引消費者採購。尤其是科技含量不高,商品差異性相似與快速而大量流動的日常民生必需品(necessities,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)。
品牌之戰已進入短兵相接的肉搏巷戰(street fighting)期,昔日巷口陰暗混亂的雜貨店(corner drugstore),上海人稱之為烟紙店或夫妻老婆店,如今都已變成明亮有序的連鎖便利商店。大型零售集團挾其雄厚的資金,運用IT配送系統(POS、ECR等),幾乎完全掌控販售的物流供應鏈,賣場單位面積的銷售績效,決定商品品項的供需(supply and demand),製造業不得不低聲下氣,看它的臉色配合供貨,敢怒而不敢言。賣場就是殺戮戰場,貨架上的品牌互相廝殺(to engage in a bloody battle),你死我活,血流成河。際此關鍵形勢,通路商有機可乘,順勢發展自有品牌(own brands),通路品牌來者不善,越做越大,此消彼長的品牌生態環境丕變。本是同根生的製造商品牌與替通路商代工的品牌,可能是同一家工廠生產的商品,卻在同一個貨架上拼得你死我活。
既競爭又合作(compete and corporate)的時代來臨,後來居上的通路品牌不可單憑低價取勝,需策略性地構思符合顧客採購習性的商品組合和營運模式,有效提升賣場的服務水準和質量保證和購物環境,不必對製造商品牌趕盡殺絕。
製造產業則須更加用心經營品牌,不斷研發創新產品,以獨特的價值主張(value proposition)與通路品牌一爭高下。在整體經營策略方面,應平衡自我品牌和代工品牌之間的協同共生,務使兩者並行不悖,如P&G與Walmart合作無間,相得益彰,成為佳例。深入瞭解顧客的期待、需求和要求,直接訴求博取消費者的信心與忠誠,加強與通路商議價的力度(bargain power)。